【 慧 灯 之 光 】
我们为何
不幸福
幸福,不是收入稳定,也不是家庭和睦,更不是周游世界;幸福的本质,是一种内在感受,存在于自己的小空间当中。

幸福是什么?它看不见,摸不着。
曾以为,幸福,是财务自由、出人头地、声名远播。
慈诚罗珠堪布说:
“幸福,是一种内在感受,存在于我们自己的小空间当中,很多时候与外界没有关系。”
这种内在的感受,在基本的生活条件保障了以后,便与外境无关。
无论清贫,还是富裕;一个人生活,还是家庭和睦;都可以幸福。

——01——
还记得《了不起的盖茨比》这本书中的故事吗?
盖茨比出生于农民家庭,从小饱尝生活艰辛的他,立志要改变命运,过上更好的生活。
这对于一个出生社会底层的人来说,无疑是积极进取的。
可是,在生命中的贵人科迪,带他初尝物质带来的巨大满足感之后,他便无法戒断了。
战场上的出生入死,造就了他的勇敢坚毅;
战后的一无所有,也再次激起了他对物质金钱的渴望。
他铤而走险,靠贩卖私货,短短几年时间,便赚得盆满钵满。
他买了豪车,住了豪宅,物质的条件已经远超常人;
整个社会的名流常在他家聚会,他的名气,响遍了纽约城。
可是,人群角落里的他,感觉到的,却不是幸福;
而是空虚、落寞、恐惧……
生而为人,我们一辈子所有的努力,就是想要获得幸福。
拼尽全力创造最好的生活条件,买最好的房子、开最好的汽车,给孩子最好的教育。
可这是真正的幸福吗?并不是。
“金钱能够带来满足,但效果是最小的”。
真正的幸福,不是放任自己投身于无限的欲望之中,而是觉察和调整自己的心态。
焦虑、空虚、恐惧,都是自己的心态、意识创造出来的,和外在环境、身体条件并没有关系。

——02——
堪布在书中说:
“假若对自私心无有管理、不加控制,它就会没有节制地无限膨胀,最后导致更多的压力和痛苦。”
人之所以痛苦的原因,是很多时候,一开始的关注点就错了。
对自己拥有的熟视无睹,满星星眼地羡慕别人拥有的东西,怎么可能幸福?
小时候,读过这样一个故事:
一条狗,叼着一块骨头过河。
它看见了自己在水里的倒影,以为是另一条狗,嘴里叼着骨头。
它去抢对方的骨头,结果一张嘴,自己嘴里的骨头,掉进了河里。
有一个词,叫“知足常乐”;
而幸福,就是这样一种满足感。
关注在自己身上,对最自己拥有的东西,心怀感恩,我们才会拥有更多。
——03——
堪布说:“执着若是超过了界限,就不能带来幸福,而且会让我们更加痛苦。”
痛苦的另一个词,是“执着”,你执着什么,便是被什么所控制。
一旦执着于某件物品、某一个人,其实就等于在自己的脖子上,套上了绳索。
把生命的自由度,全然交付给他人,又如何获得幸福?
梦里,我们看到的东西,都是那么真实,感觉与现实无异。
醒过来才发现,那不过是一场梦境。
其实,真正的现实生活,也不过是一场梦。
《金刚经》里说:
“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。”
既然一切都是幻觉,又何必那么执着?
一念放下,即得解脱。

\ 文 \ 慈 诚 罗 珠 堪 布
色达五明佛学院副院长
当代著名的藏传佛教宁玛派上师
藏传佛教的弘扬者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