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生 命 的 故 事 |
20年为净愿资源回收分类服务
陈春妹做个慈悲喜舍的菩萨!
·

怎么做才能让自己的助人之心,生起源源不绝的能量,润泽需要帮助的一切众生,且永不枯竭呢?
答案就在陈春妹师姐的一双为“净院慈怀之家”作资源回收20年永不精疲力竭的手,净愿慈怀之家(文良港),每逢周日的早上9时30分至中午12时,都会进行资源回收分类服务,陈春妹师姐即风雨不改的到来进行分类,并把回收物品依据类别打包好。
20年来始终如一,她作净愿的资源回收分类服务,缘起自2002年。当时,一群来自净愿善行工作坊的义工们,每周日都会聚在一家老人院外的空地,在一棵大树下进行回收分类。直到2013年,净愿慈怀之家在蕉赖Taman Mutiara Barat正式成立,资源回收分类便转移至中心外进行。2019年,净愿搬迁至文良港(Setapak)的中心,资源回收分类也随之移至文良港中心。难得的是,目前也有不少新的志工陆续加入,让资源回收分类服务得以延续和传承。
“我希望我身体健康,不要生病,这样我才可以继续每一个星期天来净愿作资源回收。所以我常祈求佛菩萨保佑,好好照顾自己,才能帮助别人。”陈春妹充满感恩的说,将可回收的物品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,让“垃圾变黄金,黄金变爱心“,以便去帮助有需要的人和保护环境。

陈春妹的这一份发心,就如近期净愿慈怀之家宗教顾问妙净法师为志工们主讲的《四无量心 ~ 最美丽的修行》精进课程,妙净法师以深入浅出的方式,分享了《四无量心—慈、悲、喜、舍》 的精神与修行方法,并鼓励志工们在服务中要福慧双修,更要将这份心法落实在日常生活里。
慈,是与乐,给予他人快乐。发愿帮助一切众生,希望他们都能得到快乐,更重要的是,具足产生快乐的因。在因上努力,才能源源不断地招感乐果。
悲,是悲愍,看到众生遭受痛苦,发愿把他们从苦海中救拔出来,希望他们远离所有痛苦,以及产生痛苦的因。进而付诸实践,以实际行动帮助众生离苦得乐。

喜,是喜悦、隨喜。当我们看到众生修习善行,发自内心地为之欢喜,由衷赞叹他们的善行。
舍,舍的含义包括两方面,有是舍弃,二是平等;所谓舍弃,即舍弃贪嗔,而在根本上是舍弃我执。由此才能生起平等之心。在舍的同时,也不求回报。
陈春妹为净愿一点一滴的资源回收分类服务,就如同“慈悲喜舍”的精神,以慈悲为舟航,智慧作灯塔,助人的路上,让自己随时准备出发!
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