斯里兰卡警方已通知公众,由于信众前往康提佛牙寺观瞻佛牙舍利人数太多,目前康提佛牙寺将不会以任何理由接纳新的信徒,只给目前正在排队等候的信徒提供观瞻机会。

目前大约还有40万信徒正在排队等候。斯警方劝告公众,在另行通知之前不要前往康提市。
康提铁道部宣布,原本为观瞻活动特别开设的专列服务将暂停,直至另行通知。

另据报道,康提古城正在努力解决日益严重的垃圾问题。佛牙寺寺庙周围的街道上到处都是垃圾,包括塑料袋、塑料瓶和食品包装袋。
排着长队等候的信徒,对缺乏适当的垃圾处理设施表示不满。市政委员会的一位官员解释说,许多游客在等待时会带上零食、水瓶和其他物品,但随着队伍的前进,他们往往会把垃圾丢在一边。
当地居民和环保组织对此表示担忧,他们警告说,康提的美景正在被大型宗教活动期间日益严重的垃圾问题所淹没。他们呼吁增设垃圾箱并开展宣传活动,以帮助保持城市清洁。
这是时隔16年后康提佛牙寺再次开启舍利金塔供民众观瞻佛牙。

深度 | 斯里兰卡国宝佛牙舍利,
罕见对外展出:
相传得此圣物者,得天下
“ 相传,得此物者,得斯里兰卡。
传统上,斯里兰卡举国之宝佛牙舍利每五年开放瞻礼一次,但因种种原因,已中断十六年未举行。
许多人从未近距离一睹佛牙舍利真容,只有极少数幸运儿有幸目睹取出佛牙舍利的庄严仪式 ”
01——
时隔16年后,佛陀圣牙舍利在斯里兰卡古都——康提佛牙寺公开展出,供公众朝拜。不可不谓轰动天下的大事。
佛牙寺供奉着斯里兰卡国宝释迦牟尼牙舍利,这也是康提成为世界佛教圣地的重要原因。佛牙寺位于康提湖畔,是一座僧伽罗风格的八角形建筑,像一朵漂浮在湖面的白莲花。本次佛牙舍利特别瞻礼,于4月18日起在康提佛牙寺举行,为期十天,至28日截止。据报道,首日就吸引了30万信众排队观瞻。


根据传说,佛牙舍利是由阿罗汉克玛(Arahant Khema)在火化的柴堆中取出,亲手交给迦陵伽国国王婆罗门达多。在历经波折之后,佛牙舍利最终存于佛牙寺。
这座寺庙,则是由斯里兰卡维马拉达摩苏里耶国王(King Wimaladharmasuriya)专门建造。
佛牙舍利朝拜活动首日下午3点开始。仪式非常复杂,从金龛中取出佛牙舍利需要近三小时。许多人从未近距离一睹佛牙舍利真容,只有极少数幸运儿有幸目睹过取出佛牙舍利的庄严仪式。

2——
马山寺派大长老持内龛钥匙,花园寺大长老掌外椁锁钥,而金龛与防弹玻璃圣龛的外层钥匙,则由佛牙寺护持官(Diyawadana Nilame)持有。
马山寺派(Asgiri Nikāya,又译作“阿斯羯利派”)和花园寺派(Malwatta Nikāya,又译作“末罗婆多寺派”)都是斯里兰卡主流僧派之一——暹罗派的主要分支。暹罗派有多个支派,这些支派各自独立,不相统属,但一切律仪完全相同。
护持官是佛牙寺首席净人,是非出家的寺庙守护和管理者。这个职位(Diyawadane Nilame)前身是康提宫廷的官职,根据 1931 年《佛教财产条例》,目前担任佛牙寺受托净人。这一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礼仪职位,职责是保护圣物,并执行相关古老仪式。
护持官被认为具有极大的政治影响力,负责监督佛牙寺所有事务,组织一年一度的康提佛牙节等等。现任护持官是普拉迪普・尼兰加・德拉(Pradeep Nilanga Dela)。
1815年之前的康提王国时期,护持官作为朝臣,负责为国王供水,并执行古老仪式以确保风调雨顺——这一职责至今仍在佛牙节期间举行,标志是佛牙巡游最后一天的 “取水仪式”。

3——
佛牙舍利是在公元310年左右,由羯陵伽国王古哈西瓦(King Guhasiva)之女、公主赫玛玛拉(Princess Hemamala)与丹达王子(Prince Dantha)带到了斯里兰卡。
当时,公主把舍利圣物藏在发髻的装饰之中,经历艰险,方抵达斯里兰卡。
赫玛玛拉公主的这一行动,对佛教在斯里兰卡的传播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她的贡献体现了佛教徒对佛祖的虔诚信仰和保护佛教圣物的决心。赫玛玛拉公主是佛教历史上的重要人物,她的故事至今仍被人们传颂。
佛牙携至斯里兰卡后,便成为历代斯里兰卡国王的至宝。一件宗教圣物,逐渐演变为政权合法性的象征。
随着公元1017年朱罗王朝入侵,原本供奉佛牙的阿努拉德普勒被攻陷,佛牙也被转移到了波隆纳鲁瓦。1215年,迦陵伽·摩诃(Kalinga Magha)入侵波隆纳鲁瓦,僧侣们将佛牙转移到科特马勒(Kotmale)以保护圣物。
从此佛牙成为王权象征,不再向民众开放供奉。佛牙辗转十二处,最终安置在今日的康提(Mahanuwara),这十二处分别是:阿努拉德普勒、波隆纳鲁瓦、科特马勒、贝利加拉(Beligala)、丹巴德尼亚(Dambadeniya)、亚帕胡瓦(Yapahuwa)、再回波隆纳鲁瓦、库鲁内格勒、加姆珀哈、科特、德尔加穆瓦(Delgamuwa)以及康提。
1284年,印度潘地亚王朝的官员阿里亚·查克拉瓦提(Arya Chakravarti)入侵亚帕胡瓦,夺走了佛牙带回印度。
但斯里兰卡波罗迦罗摩巴忽国王(King Parakrambahu)将圣牙从印度迎回,并选择波隆纳鲁瓦作为首都。至今,我们依然可以看到这位传奇国王在东古城水库边的塑像。

4——
后来,英国驻康提代表约翰·多伊利爵士(Sir John D’Oyly)以隆重仪式将佛牙迎回康堤,安放于佛牙寺。
但英国人对佛牙可能具有神力持怀疑态度。1828年,时任斯里兰卡总督爱德华·巴恩斯爵士(Sir Edward Barnes)要求将佛牙从佛牙寺移至大庭(Maha Maluwa)进行公开展示,以测试其神力。
当时,马山寺的雅塔瓦特·苏南达长老和花园寺的坎德格达拉·瑞瓦塔长老告知总督,佛牙可以运至大庭展出,但一旦取出,必须在指定时间和日期才能送回佛牙寺。佛牙在移出佛牙寺当天,先是细雨,随后转为滂沱大雨,连续下了七天,被称为“佛牙之水”(Dalada Wathura)。全国洪水引起的混乱,巴恩斯请求僧侣将佛牙舍利移回寺内,但遭到拒绝。
实际上,这是时隔1523年,信众再次得以公开瞻仰佛牙,而促成此事的,正是英国殖民当局。
曾主持过十二次佛牙展览的前佛牙寺总护持官纳兰占·维杰拉特纳(Neranjan Wijerathne)指出,根据《佛牙仪典》(Dalada Siritha)规定,佛牙寺总护持官是唯一有权保护佛牙并主持仪式的人,也是唯一有权在举行佛牙展览时移出佛牙的人。
马山寺和花园寺的长老分别持有第七重圣龛的钥匙。
当年王子公主以发饰形态秘藏佛牙的原始容器,其形如玉米穗,至今几乎无人得见真容。


支持我们 · 欢迎随喜
評論